020-82190127

《2024我国机械设备行业发展报告》发布 企业数量超过16万家2024-12-24 23:17:06

  五金日前,探迹发布《2024我国机械设备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报告显示,近年我国机械设备行业平稳增长,截止2024年9月底,我国机械设备企业数量超过16万家。

  机械设备行业是我国制造业的重要驱动力,涵盖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运输设备、仪器仪表制造业等,种类繁多,应用广泛,在制造业各环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素有“工业之心”之称。今年年初,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这一政策的推出,有望在这些领域的机械设备形成年规模5万亿元以上的巨大市场。

  探迹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机械设备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山东、广东等地,占全国机械设备企业总量的44%,三地产业集聚优势明显。

  江苏省拥有机械设备企业数量高达2.8万家,占全国17%。江苏是我国机械制造产业的重要基地,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较高的技术水平,从原材料供应到零部件加工,再到整机的组装与调试,一应俱全。

  山东省和广东省,分别以15%、12%的占比,紧跟其后。山东省是我国工业大省,也是我国机械制造传统大省,机械设备生产企业众多,产业规模庞大。探迹数据显示:山东省机械设备企业将近2.5万家。

  广东省机械制造业在技术创新和国际化上取得显著成绩,不仅拥有大量外资企业和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同时本土产品远销海外,为我国的机械制造产业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探迹数据显示,广东省拥有机械设备企业将近2万家。

  机械行业企业近年来虽得到平稳增长,但与国际同行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呈现数量庞大而竞争格局分散的特征。其中,年营收在100以下企业占比46%,营收在100至500万之间的企业占比32%,78%的企业年营收不足500万,而营收超过1亿的企业,仅占1%。

  探迹相关分析人才认为,在行业竞争结构方面,低端机械设备生产环节面临东南亚等发展国家竞争威胁,高端设备被外国巨头占据,高端设备还有广阔国产替代空间。行业整体呈现“强者恒强,弱者愈弱”的两级分化,大型企业不断侵蚀中小型企业的市场份额,中小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愈发艰难。

  “这些可降解植入的‘骨头’,都是微细粉末颗粒通过3D打印制造出来的。”熊仕显介绍,该研究院拥有澳大利亚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余艾冰,中国科学院院士郭烈锦,以及帅词俊、赵宝军、陈斌等国家级人才。

  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以下简称“草案二审稿”)12月21日上午提请十四届全国会审议。草案二审稿规定,“科学技术人员和教师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活动”。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研究员黄万波日前介绍,经过1985年至2024年的五轮系统发掘,研究人员已从巫山龙骨坡遗址采集到118种哺乳动物化石和超过2000件石制品。最近的古地磁测年结果表明,这些化石和石制品形成时间为距今200万至250万年,其中超过一半的哺乳动物化石为上新世至早更新世的属种。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两根“玻璃针”机器手,快速翻转细胞,准确无误地找到细胞切入点,精准提取细胞核后,再注入体细胞核……前后不过86秒,一个完整的细胞胚胎就已“孕育”完成,随后开启“克隆之旅”。

  12月18日上午,清华大学新闻学院与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沈阳带领师生团队倾力打造的“人机共生:未来艺术的共创”画展在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开幕。

  近日,由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组织编写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4)》(以下简称《蓝皮书》)在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上正式发布。

  在位于地下700米的液体灌装间里,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经理、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宣布“启动灌注”。紧接着,工作人员按下按钮,水经过层层过滤变成超纯水,并以每小时100吨的流量注入探测器水池中。

  由中国工程院院刊《工程》(Engineering)评选的2024全球十大工程成就18日在京发布,CAR-T细胞疗法、嫦娥六号、低轨通信卫星星座、柔性显示、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智能工厂、无人驾驶汽车、手术机器人、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超大型风力发电装备入选。

  近日,《自然》杂志在线发布了中国科学家领衔发起、十八国科学家团队联合署名的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以下简称“π-HuB”计划)。

  日前,在天津市蓟州区有人拍摄到天空中一道神秘的绿光,并将其形象地称为“天上一根‘葱’”。一些网友甚至认为发射绿光的设备是“天外来物”。然而,经过核实,这道绿光是由气溶胶激光雷达发出的激光。

  12月16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电站应急柴油发电机组——“核柴一号”正式发布。记者从中国广核集团获悉,“核柴一号”多项核心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首次完全具备核电站应急柴油发电机组自主设计及制造的能力。

  最新一期《自然》发表的研究称,在宇宙约6亿年时形成的小质量星系“萤火虫闪烁”的详细观测,能为早期星系的形成提供新见解。该研究成果基于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的数据,增进了人们对银河系演化的理解。

  近日,《自然》杂志在线发布了由中国科学家领衔发起、18国科学家团队联合署名的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以下简称“‘π-HuB’计划”)。这是《自然》杂志首次发布中国科学家领衔发起的全球性大科学计划。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沈延安课题组在研究雾霾的物质来源和形成机制上取得重要进展,发现燃煤排放产生的颗粒物是华北雾霾的主要物源之一。《2024我国机械设备行业发展报告》发布 企业数量超过16万家